大雾

大雾是由于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使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对雾的称谓有三种解释: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是接近地面的云;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环境监测》中的描述)。大雾是由于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使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大雾的形成主要是受较大的空气湿度、适宜的降温和空气中的微粒等条件共同影响。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大雾,但秋冬季节是我国大雾的高发季节。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

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冬季,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

  轻盈神秘的大雾,其实危害无穷。大雾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对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航运来说都是高危险天气。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速度很快,但是由于管理科技水平相对落后,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大雾一旦来临,不仅导致恶性交通事故,陆上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也往往完全陷入停顿。 雾滴附着在输电线路瓷瓶、吊瓶等绝缘设备表层,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大雾出现时,大气停滞少动,连续雾天会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由于湿度过大,人们呼吸不畅,心情抑郁不安,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持续四天之久,百米低空形成了高危污染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平时的7倍,颗粒污染物浓度为平时的9倍,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几天内就夺走了4700人的生命,以后两个月中又相继死亡8000多人。这是历史上由大雾引起的大气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最严重灾难。 

  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由于近海开放水面季节的延长,沿海地区局地小气候发生变化,将可能导致雾生成更为频繁。人类活动将会造成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在有雾形成的自然气象条件下,水汽就会以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为凝结核,增强雾的浓度。进入工业化时期,一种新的雾害——光化学烟雾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种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后,产生以光化学氧化剂臭氧(90%以上)为主的氧化剂及其他多种复杂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受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甚至血压下降、昏迷不醒,长期慢性伤害,可引起肺功能异常、支气管发炎、肺癌等更严重疾病。  

  历来在文人骚客的笔下,雾就像一个美丽温柔的少女,如梦如幻,引人遐想。然而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交通、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雾的危害将会日益显现,光化学烟雾发生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科学预防和减轻大雾灾害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大雾灾害的预防:

  首先是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雾害的产生主要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雾害其影响领域和影响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雾害,作出科学的监测预报信息。

  第二是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应急工作,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应急机制,防御和减轻大雾危害。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的布局要避开大雾多发地区;电力、交通部门要增强防御雾害意识,对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要根据大雾的能见度水平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浓雾时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驾驶人员根据雾天行驶规定,采取雾天预防措施,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

  第三是要切实加强雾害发生时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科学认识和防御大雾灾害的能力。


返回顶部

琼ICP备18004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