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天气
1. 冷锋过境
冬季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低,人们常常特别关注低温寒冷对健康的影响,殊不知,冷锋过境这种“坏天气”对人体的健康和负面影响也很大。
“冷锋”是一个气象名词,具体是指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接面,而这个交接面是被冷空气推动的(也就是冷空气势力更强大些)。冷锋过境是一种天气突变,主要表现于气温、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的突然变化。按气候规律,我国大陆各地冷锋过境的次数均很多,时段也很长,从秋到春,以冬季最为频繁。
冷锋过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此最为敏感。每当冷锋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约有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患者,病情不同程度地加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冷锋过境也较为敏感,约有75%的关节炎患者,在冷锋过境前12小时疼痛开始加强,冷锋通过时疼痛最甚,冷锋通过后疼痛逐渐减轻。此外,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咯血等病症都随着冷锋的逼近而加剧。
2. 风寒效应
冬季刮风的时候人为什么会感觉冷——风寒效应
人们常用“寒风刺骨”、“寒风凛冽”等来形容风的冷、酷。但是风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非常冷呢,即使是外界的温度不是特别低时?可以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解释这个问题——风寒效应。
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的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可以用如下的过程来解释:
(1)体表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温度导致外界空气从身体吸收热量,使体表温度降低。
(2)由于空气(尤其是干燥的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所以可以在皮肤周围的形成一个保温层,这样就实现了身体与外界冷空气的自然过渡。无风的情况,或保温措施做得非常好的情况下,这个具有保温作用的空气层是稳定存在的。但是当风很大,或保温措施做得不当时,这个保温层会被风吹走,结果导致身体中的热量又会向皮肤周围的空气传导,使体表温度降低,身体感觉冷。风速越大,人体所散失的热量就越多,人就越来越感觉到寒冷。
(3)大量实验表明,在零摄氏度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体温感觉会下降3-5摄氏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体温感觉会下降6-8摄氏度。
3. 史上海南低温天气
市民对气温的冷、热,主要是感觉。如常年待在空调房,对冷和热的适应能力就降低了,当降温或者升温时,会感到特别冷或特别热。之所以说低温成灾,主要是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海南虽然地处热带,属于热带海洋岛屿型气候,但由于受冬季风的影响,北方冷空气有时仍可影响海南,低温冷害的现象也有可能发生,有时还比较明显。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将其低温冷害分为三类:一是低温阴雨(含干冷),二是清明风,三是寒露风。认为这三类低温对早稻、晚稻生产及热带作物的安全越冬有较大影响。
由于海南是中国橡胶和热带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而这些作物都是畏寒的,极容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特别是幼树和幼苗,如1973年-1974年冬春,受低温影响,全省冻死橡胶树66.8万株,白沙、琼中、保亭三县占30%。低温对水稻的主要生育期,如播种期、插秧期、分孽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等均可以构成冷害,影响水稻的收成。
解放后,海南最冷的数据纪录在1963年1月15日,白沙出现了-1.4℃。历史上,海南霜冻较多,植物、老人及牛畜又被寒气侵死的记载。但古代海南的低温究竟有多低终无法用数据表达,编撰《海南省气象志》的陈明认为,诗歌等文字只能算辅助记录。
海南古代降雪记录
明正德元年(1506年)万州(今万宁),冬雨雪。
明正德七年(1512年)万州(今万宁),是年冬,全州降雪。
明崇祯九年(1636年)临高,十二月十五日(1637年1月10日),下雪三日夜,树木尽枯。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文昌,冬大寒,雨雪,海鱼冻死,椰槟尽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临高,冬霜冻。琼山,冬十一月,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琼山,冬,天雨雪如霜,若树皆萎,槟榔死过半。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澄迈,冬十一月,天降大雪,榔椰树木多伤。
4. 酷热天气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气象学上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22℃视为正式入夏。即便5天的日平均气温都达到这个标准,也不能确定入夏,因为还需要观察其稳定性。
由于近年来高温热浪天气的频繁出现,高温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为此,我国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的防御,特别制定了高温预警信号。2010年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新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将高温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三级。
不过部分省市还是根据自己的特点继续沿用2007年的气象灾害预警办法,将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闷热,一般指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高温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一定的影响。高温天气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因用于防暑降温的水电需求量猛增,造成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旅游、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在农业方面,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温少雨同时出现时,就会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的发展,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持续高温少雨还易引发火灾,不仅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还会危及国家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天气,首先广大公众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并根据预报预警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安排,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须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其次,5月是北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要密切关注高温少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防御干旱、干热风以及病虫害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另外,各部门要积极做好森林草原火险防范应对服务工作。
国外高温热浪的标准
世界气象组织(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
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则定为:日最高气温高于25℃,且持续5天以上,其中至少有3天最高气温高于30℃。
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气象部门依据综合考虑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热指数(也称显温)发布高温警报。例如美国发布高温预警的标准是:当白天热指数连续两天有3小时超过40.5℃或者预计热指数在任一时间超过46.5℃,发布高温警报。
德国科学家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体体感温度指标。例如当人体生理等效温度(PET)超过41℃,热死亡率显著上升。因此以人体生理等效温度(PET)大于41℃为高温热浪预警标准。
5. 炎热天气防暑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现象,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
高温防范措施:
1)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2)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室内空调、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
6)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惴而造成的感染。
7)不吃苍蝇叮过的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
特殊人群安全度夏
老弱病人:
1)经常做健康检查,如遇不适,及时就医。
2)尽量减少外出,如要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3)宜多静坐,戒躁戒怒。
4)不要过分纳凉,屋内要通风。
婴幼儿:
1)避免衣被过暖过厚,衣着宽松、透气、短小为宜
2)不宜过多吃冷饮,食物要新鲜煮透,出现消化不良,要及时就医。
3)室内要通风,最好不要睡凉席。
4)天天洗澡,避免生痱子,提防烫伤或磕碰。
孕妇:
1)居室要通风换气,切忌大捂大盖,最好不要睡凉席。
2)常洗澡勤换衣,衣着以宽大、透气为宜。
3)不可贪吃过凉食物。
露天作业者: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
2)工作场所要准备必要的饮料和防暑药品。
3)如感到不适,应迅速结束劳动,转移到阴凉处休息。